<address id="dpdlh"><listing id="dpdlh"></listing></address>
<form id="dpdlh"></form>

<form id="dpdlh"><nobr id="dpdlh"><meter id="dpdlh"></meter></nobr></form>

<address id="dpdlh"></address>

微博關注 收藏本站
聯系我們 Email:1203481983@qq.com Tel:18870032518、18907989050熱門搜索 : 餐具套裝 咖啡套具 陶瓷臺燈 茶具套 陶瓷手鏈 陶瓷掛飾 水杯 茶壺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江西網首頁  >  昌南藝術網  >  周邊  >  陶手工

建盞:方寸中的闊大之美

2016-08-03 09:20  編輯:王東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我要評論

兔毫紋瓷碗

  文/林中君

  我的老家在福建建陽,那里因一種名為建盞的瓷器聞名天下。盞者,小杯也,說白了就是日常使用的茶具。

  我爺爺是個一輩子埋頭做建盞的老瓷匠,在我的童年記憶里,昏暗的火窯、滿是老繭的雙手、猛烈的窯火,還有茶盞出窯時的那種炫爛之色,始終沉淀成為我內心深處最深刻的記憶。很難想象,那么普通的陶土,會綻放出那么炫爛迷人的色彩,成就一種動人心魄的獨特之美。爺爺曾說:“盞和人一樣,不經過烈火錘煉,不能成器,不在世事之中顛簸,就不會褪去煙火味,也就不能成就落落大方之美!

  這,或許就是建盞的獨特魅力吧。

  松風鳴雷兔毫霜

  中國有句成語叫“推杯換盞”,酒和茶是中國人日常最重要的處世之物,也成就了特有的文化藝術。茶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核之一,更多的情況下,它不僅僅是桌上那一杯青翠或金黃的飲品,而是中國人精神的源地,折射出一個大大的世界。

  中國人飲茶、賞茶的歷史很早,尤其是宋代,斗茶之風盛行,不僅全面對茶種、茶品、茶禮做了一系列的建章立制,更對茶盞做了細致的分類和鑒定。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宋廷重臣蔡襄總結數十年來的斗茶習俗,撰寫了一部茶藝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書中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薄恫桎洝烦浞挚隙私ūK的功用和獨秀地位,問世后,斗茶文化推波助瀾地在朝野傳播,建盞中的優品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文壇巨匠暢懷謳歌的極品,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并生產底足銘有“供御”、“進盞”的建盞進貢朝廷。

  尤其是建窯的兔毫紋瓷碗,頗受飲茶者的喜愛,用兔毫盞沏茶,兔毫紋在茶水里交相輝映,令人愛不釋手。歷代都有人對此進行論述。宋徽宗趙佶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蘇東坡在《送南屏謙師》中云:“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毫斑,打出春甕鵝兒酒”。楊萬里也有“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之說,對兔毫斑建盞作了形象生動的描繪。

  宋人大雅,那是一個現代文人多有羨嫉的時代,昔時雅士與友人品茶論道、琴酒詩歌,多得自在。穿過歷史的云煙,小小的一具茶盞,凝結著厚重的文化和中國人的精神追求,品味起來,別有一番世界。

  這是建盞的精神內核。

  活眼硯凹宜黑色

  公元1178年,陸游被朝廷貶到武夷任武夷沖佑觀主持時,時常用建盞斗茶,以文會友。他對建盞贊譽有加。他在《閑中》一詩中贊道:“活眼硯凹宜黑色,長毫甌小聚香茗!

  寫的是飲茶之樂,也包含著對建盞的美學評價標準。收藏建盞,有它的學問。

  首先說盞形。建盞多是口大底小,造型古樸渾厚,手感普遍較沉,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其中的束口碗,碗腹較深,器型整體飽滿,手感厚重,為最具代表性的建盞品種。

  其次說釉色。烏金釉盞、兔毫盞、油滴盞外、鷓鴣斑盞以及極其難得的曜變斑盞,是建盞釉色的代表。

  烏金釉盞是建窯早期的產品,釉面烏黑如漆,有的黑中泛青,“色黑而瑩潤,上乘者亮可照人”,早期建盞多屬于此類。鷓鴣斑盞,因有和鷓鴣鳥胸前的羽毛相似的斑紋而得名,目前只有極少數人能燒制出。

  曜變斑盞,內外壁黑釉上散布濃淡不一、大小不等的琉璃色斑點,光照之下,會折射出暈狀光斑,似真似幻。這種變化非窯工人力可為,因此,其成品極為罕見。說到曜變建盞,不得不提一枚藏于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的曜變盞,炫爛多姿,堪稱盞中極品,成為日本的“國寶”。

  建盞始燒于五代末北宋初年,盛于北宋中期,隨著明太祖朱元璋因警戒宋朝奢靡之風而取消了團餅的進貢最終衰落。隨著現代制瓷業的興起,建盞在近幾十年發展迅速,參差不齊的大量新仿作品給建盞的收藏帶來的一定的難度。

  收藏建盞,一個總體的原則是盡量收集宋代老盞,而鑒定老盞和新盞,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釉面和陶土。仿古建盞釉面大多較浮亮且亮光扎眼,用酸性物質浸泡者則釉面呆板、晦澀,缺乏建盞的柔潤深沉之感。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較細膩,胎體表面較平整光滑且較薄,手感較輕飄。第二,仿品大多為輪制壓;蜃{成型,修刀過于工整,以致顯得拘謹而缺乏真品的自然、隨意之感。第三,仿品大多不見冰裂紋,也有人為利用熱脹冷縮原理產生的冰裂紋,但裂紋較粗。第四,新仿品若用手指輕輕彈擊,發出的聲音較清脆;而宋代建盞發出的聲音較深沉。

  而我的收藏之道,往往并不嚴格執行這些標準和技巧,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固有魅力,往往一枚宋代老盞即便你對其所知甚少,只需靜心屏氣就能發現它與眾不同。這是時代的美、歲月的美,就如人一樣,歷經滄桑身上有故事的人,你能一眼看得出來。

  細參方寸其中味

  我對建盞的美,情有獨鐘。

  建盞其貌不揚,器型小,斑小,色彩少,不艷麗。很難引人注目。但是,自然界中形與色難顯現的物其品質必有特點。建盞的品質只能通過質感告訴人們,它就像一幅中國名畫,簡素,展現的是意境和神韻。

  以曜變斑為例,這種窯變層次最多,落差最大,在碗外幾乎沒有,在碗內分布也沒有規律,斑紋在很小的范圍內就存在消失的危機,連變灰的機會都沒有,給人“一步之遙,就是深淵”的警示,可謂是“玄之又玄”。曜變斑在普通光線下,沒有多少驚人之處,像沒有生命跡象的荒野上的一些枯草,但日光之下,卻疊疊閃華,隱藏著萬斗星河。深藏著真身,深藏著釉色的美,建盞斑紋的特點就是“隱”,它的品質與美的本質都與“隱”密切相關。

  而黑釉本身,也有韻味,表面漆黑似乎空無一物,但它不是真正的無。它那深邃莫測的空間,蘊藏著滋生“萬物”的基質,它可以變幻出曜斑,鷓斑,褐斑等不同層次形形色色的斑紋,又可以輕易地將它們吞噬。越深層次的斑紋,變化越劇烈,形與色越收斂越隱,而蘊藏的“活力”越遒勁,越趨近“無一物中無盡藏”的境界。

  我爺爺一生沉浸在制盞之中,兒時他就告訴過我,一枚建盞在手,細細品味,往往能看到生命變幻,看到斗轉星移,看到一個世界的內在本質!白鋈艘妥霰K一樣,低調、沉穩、內斂,有著自己的生活準則和追求,那樣才能獨特而圓滿!睜敔斎ナ篮芏嗄炅,家鄉的那個古老的瓷窯如今也停了窯火,但爺爺的這句話,我一直記得。

  一枚老盞在手,于其上能看到歷史云煙、斗轉星移,能感悟到人生甘苦,能銘記一個句話、一個人,我想,這才是收藏的最終真諦吧。

  (作者系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資深收藏家。)

  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陶瓷藝術家官網

鄧希平:顏色釉
鄧希平:景德鎮...
“我很愛顏色釉!彼f,陶瓷豐富多彩的顏色,就像大自然的色彩,一個人只要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就會產生無窮的...[詳細]
侯一波的花鳥世界
江西省工藝美術...
侯一波的釉上粉彩花鳥瓷藝和釉下寫意吉花的作品為人所珍愛。侯一波作品著意表現物象的悟韻,用筆工寫兼備,筆法嚴...[詳細]
鐘筱俐:瓷繪女人心
“瓷繪女人心”...
鐘筱俐,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景德鎮陶瓷學院本科畢業、學士學位,后進修中央美術學院國...[詳細]
馬俊的青花分水
馬俊和他的“青...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首屆旅游陶瓷創意設計大獎賽上,一幅“青花分水半刀泥蘆葦”題材的瓷板畫作品——《心香清音》,...[詳細]

首頁 | 投稿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廣告合作

大江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Copyright © 2000-2016 JX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贛ICP備05005386號-6
精品无码黄片

<address id="dpdlh"><listing id="dpdlh"></listing></address>
<form id="dpdlh"></form>

<form id="dpdlh"><nobr id="dpdlh"><meter id="dpdlh"></meter></nobr></form>

<address id="dpdlh"></address>